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海氮磷营养盐的循环和收支研究    

Study on Cycle and Budgets of Nutrients in the Yellow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田恬[1] 魏皓[1] 苏健[1] 郑昌硕[2] 孙文心[1]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 [2]韩国海洋研究所

出  处:《海洋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G199904370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黄海水循环与营养盐的长期输运(49736190)

年  份:2003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ZGKJHX、核心刊

摘  要:建立了一个生物-物理耦合的三维营养盐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黄海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叶绿素a的年循环规律,估算了黄海营养盐的收支情况和季节差异,并将数值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海无机氮和无机磷经历了春、夏的消耗及秋、冬的补充,维持了黄海全年较高的生产力,年平均初级生产力达508mgC·m-2·d-1。黄海水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营养盐的分布和生态功能:黄海中部深水区季节性热层化在春季萌发、秋末消衰,使夏季表层水营养盐匮乏,底层冷水团营养盐大量蓄集,因此初级生产力在5-6月和11月出现双峰特征,而近岸海水几乎全年混合均匀,初级生产力单峰出现在6-8月。河流每年为黄海输送225.4×103t无机氮和6.82×103t无机磷,使北黄海及近岸营养盐丰富,尤其朝鲜沿岸径流注入大量的营养盐,使其新生生产力较高,f比平均达5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营养盐最大的汇和源,黄海中部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向水体提供大量的硝酸氮,为新生产贡献56%的氮。大气沉降补充的营养盐占年初级生产所需氮、磷的6%和1.5%,为河流输入营养盐的3~5倍。

关 键 词:营养盐收支  年循环  生态模型 黄海  

分 类 号:X1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