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ACR-g-PVC复合粒子结构与对PVC的增韧效率  ( SCI收录)  

STRUCTURE OF ACR-g-PVC COMPOSITE PARTICLES AND THEIR EFFICIENCY IN PVC TOUGHE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明旺[1] 张留成[1] 袁金凤[1] 王小梅[1]

机构地区:[1]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天津300130

出  处:《高分子学报》

基  金:河北省重大攻关资助项目 (项目号 0 12 13 0 74D);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项目号 2 0 0 44 2 0 )

年  份:2005

卷  号:15

期  号:1

起止页码:47-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PL、RCCSE、SCI(收录号:WOS:000226944400010)、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26944400010)、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丙烯酸丁酯 (BA)和丙烯酸 2 乙基己酯 (EHA)交联共聚物为核 ,BA与EHA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苯乙烯 (St)或MMA与丙烯酸乙酯 (EA)交联共聚物为壳 ,合成了 3种聚丙烯酸酯 (ACR) [P(BA EHA)、ACRⅠ、ACRⅡ ]胶乳 .以 3种ACR胶乳为种子 ,分别与氯乙烯 (VC)进行乳液接枝共聚 ,制备了相应 3种复合粒子 (ACR g PVC) .借助动态光散射法和透射电镜考察了ACR与复合乳胶粒的粒径与结构 ,表征了所研制材料的形态和冲击韧性 .研究结果表明 ,3种ACR g PVC材料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随ACR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 ,其突跃点的发生具有等橡胶量效应 ,其临界橡胶含量约为 4 % ,并采用脆 韧转变的临界粒子间距模型对其进行了解释 ;P(BA EHA)比核 壳ACRⅠ或ACRⅡ具有更高的增韧效率 ,依据复合粒子的两种理想结构模型对其增韧效率进行了分析 .

关 键 词:ACR 增韧  交联共聚  PVC 丙烯酸2-乙基己酯 缺口冲击强度 乳液接枝 量效 BA  研究结果  

分 类 号:TQ32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