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铁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包袱    

Ecological Rucksacks of Iron Ore Exploitatio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青[1] 丁一[1] 顾晓薇[1] 刘敬智[1] 刘建兴[1]

机构地区:[1]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沈阳110004

出  处:《资源科学》

基  金: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编号:1711)。

年  份:2005

卷  号:27

期  号:1

起止页码: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04_2005、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铁矿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为工业提供重要原料,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带来冲击,生态包袱是现今国际上表征这种冲击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生态包袱指人类为获得有用物质动用的没有直接进入交易和生产过程的物料,它形象地表达出有用物品的生产所造成的附加生态压力———每一件供人类享用的物品都背着一个消费者看不到的沉重包袱。生态包袱从输入端全面地揭示物品生产过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是从源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度量、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主要物质组成是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因此研究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包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铁矿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计算其1991年~2000年的生态包袱。结果表明,2000年平均1t铁原矿、精矿和成品矿的非生物性生态包袱分别为1 28t、4 40t和3 19t,水生态包袱分别为0 58t、5 77t和4 82t。全国铁矿石非生物性生态包袱在整体上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重点铁矿山原矿的这一指标略有上升。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计算我国钢铁产品的生态包袱,以及对其他国家计算其进口的中国钢铁产品所对应的非直接投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 键 词:中国  铁矿资源 钢铁产品 生态环境 交易 工业产品  下降趋势  生产过程 物品  实用价值  

分 类 号:F42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