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额叶皮质MR波谱、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1H-MR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y study on frontal cortex in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侯中煜[1] 刘树伟[1] 雷皓[2] 高波[1] 方可[2] 林祥涛[1] 李振平[1] 刘买利[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医学院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中心,济南250012 [2]中国科学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基  金: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422040);中国科学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152202)

年  份:2005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131-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额叶皮质的病理变化.方法大鼠分为模型组14只和对照组6只.模型组于6-羟基多巴(6-OHDA)毁损后3~5周,在活体状态下,以BIOSPEC 47/30磁共振波谱仪(4.7 T)对双侧额叶皮质行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 Cr)比值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该区突触素(SYN)与神经丝蛋白(NF60, NF200)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区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右侧(毁损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1.039±0.018)显著低于左侧(1.180±0.013)和对照组同侧(t=12.703,t=9.445,P值均<0.01);而Cho/Cr比值(0.664±0.171)与左侧(0.653±0.130)及对照组同侧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5,t=0.548, P值均>0.05).对照组双侧额叶皮质NAA/Cr和Cho/Cr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t=0.297,t=0.438 , P值均>0.05).模型组大鼠右侧与左侧额叶皮质内突触素(SYN)反应物实际光密度值(COD值)分别是0.0896±0.0212和0.1912±0.0221,神经丝蛋白(NF)的COD值分别是0.0387±0.0203和0.1391±0.0211,两侧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843,t=10.491,P值均<0.01).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毁损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突触结构出现异常.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毁损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少,神经细胞与突触功能降低,突触结构异常.

关 键 词:额叶皮质 对照组  帕金森病 大鼠模型 左侧  比值  突触  自动图像 SYN 内存  

分 类 号:R44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