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试论明月的意象思维及其象征意义    

The Imagery Thought and Symbolism Meaning of Mo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通贤[1] 杨建超[2]

机构地区:[1]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 [2]黎平二中,贵州黎平557300

出  处:《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  份:2003

卷  号:5

期  号:4

起止页码:90-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明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之一,它与边塞战乱、游子思归以及作者的人生机遇等紧密相连,成为历代文学永不磨灭的主题意象.诗歌中的月千姿百态、意蕴丰富;散文中的月清新绮丽、平而不凡;诗赋中的月丰富多彩、优游闲雅;神话中的月离奇玄秘、变化多端.月的"盈亏轮回"、"可望而不可及"、"广寒高洁"等特性成为诗人、作家托物寄意、抒情言志的客体和叙事写实的题材,或直喻淡泊名利,或折射洁志高存等,给读者以艺术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关 键 词:明月 抒情言志 主题意象 清新  中国古典文学 诗歌  散文  熏陶  读者  题材

分 类 号:G633[教育学类] I20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