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    

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A Postmodernist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hilosoph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金惠敏[1,2]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文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 2BZW 0 0 2 )

年  份:2005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47-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4_2005、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subject”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有两层意思 :“主体”与“主观”。现代性主体哲学正是通过“主观”而建立了“主体” ,从而对他者在各种意义上的霸权。与此相应 ,2 0世纪对主体哲学的拯救或批判就有了两条思路 :一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以反方法论为旗的反认识论的“本体论转向” ,一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和法国后结构主义对作为实体存在的绝对“主体”的解构。从以上两层意义的内在勾连中展开对“subject”的西方哲学史考察 ,可以看出 :“主体”是“主观”的产物 ,“主体间性”是“主观”的认识论哲学的最高成就 ,但同时“主体间性”在胡塞尔那里的终于失败 ,则意味着我们必须修正现代认识论或者在它之外另辟蹊径。

关 键 词:西方哲学 主体哲学 主体间性 他者间性  自我意识 先验自我

分 类 号:B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