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反思教育信念和行为的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岳龙[1] 夏惠贤[2]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  处:《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

年  份:2005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校本研修的提出,主要缘于两个起因:一是国家对课程管理体制作了很大调整,从以往划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改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很显然,由于课程管理重心的下移,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及教学研究的要求提高了,学校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应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二是近几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对教师专业特征的认识有了飞跃。教师专业不同于工程技术人员,或医务人员、律师等专业。如果说,一张工程蓝图、一份处方、一个案件的司法解释可以"拷贝"的话,那么,一份教案在不同教师的手里、在不同的教室里所取得的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即教师专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智慧"。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依靠讲授、阅读,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体验,使那些理论的知识与"默会的知识"在具体的情景中水乳交融。校本研修便是一条希望的通道。 本刊将从今年起专辟校本研修的栏目,配合课程改革的推进,向广大教师介绍校本研修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本期专辑"理论研究"一栏里,我们汇集了部分专家的讲演稿及讲演提纲,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关 键 词:教师专业 校本研修 学校  课程开发 反思教育 课程改革  国家课程 信念 希望  具体  

分 类 号:G451[教育学类] G4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