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8-萘二甲酸酐对高浓度单嘧磺隆协迫下玉米的解毒作用    

Detoxification of Naphthalic Anhydride to Maize (Zea Mays L.) Trea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Monosulfur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志金[1] 钱传范[1] 陈俊鹏[2] 王玲秀[2] 李正名[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业部农药化学及农药使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94 [2]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出  处:《农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1070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114406);农业部农药化学及农药使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年  份:2004

卷  号:6

期  号:4

起止页码:55-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为避免单嘧磺隆对后茬玉米的药害、评估单嘧磺隆原药中存在的主要杂质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温室栽培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单嘧磺隆对玉米的毒力及其高浓度协迫下1,8-萘二甲酸酐(NA)对玉米的解毒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对玉米掖单13和农大3138的IC50值分别为6.42和84.38μg/kg,对玉米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原药中的主要杂质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作用很小,其IC50值均大于619μg/kg。单嘧磺隆对玉米离体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I50值在15.15~66.73nmol/L之间,高浓度单嘧磺隆对玉米活体ALS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0μg/mL的NA对171.44μg/kg单嘧磺隆协迫下的玉米掖单13和农大3138有解毒作用;游离辅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NA对自身抗逆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农大3138的游离辅氨酸含量和叶绿素生物合成影响不显著,但能明显提高单嘧磺隆协迫下自身抗逆性较差的玉米品种掖单13的游离辅氨酸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因此,NA对单嘧磺隆协迫下玉米的解毒作用与NA提高了玉米的抗逆性有关。

关 键 词:单嘧磺隆 乙酰乳酸合成酶 玉米 1,8-萘二甲酸酐  

分 类 号:S48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