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雷公藤长期毒性作用及其时间节律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童静[1] 马瑶[1] 吴建元[1] 陈俊[1] 倪倩[1] 丁虹[1] 杨祥良[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2 [2]华中科技大学纳米药业有限公司,武汉430074

出  处:《中药材》

基  金: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资助课题:2 0 0 1BA3 10 A 9

年  份:2004

卷  号:27

期  号:12

起止页码:933-9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 (TW )对小鼠的长期毒性作用并探讨其时间节律性规律 ,为降低雷公藤临床使用的毒副作用实验依据。方法 :成熟雄性小鼠 ,分别于每天早上 10∶0 0及晚上 10∶0 0灌胃给予雷公藤 10 5mg/kg(含雷公藤甲素 4 0 μg/kg) ,分别于给药 4周、12周后 ,观察雷公藤对小鼠外周血象、脏器系数、附睾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给药 4周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给药组对小鼠体重及肝、肾、脾、胸腺等器官的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 ,早上给药组与晚上给药组之间也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 ;给药组血液常规中WBC、LYM及RBC有减少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附睾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给药 12周后 ,给药组WBC、LYM、MID、RBC、HGB各指标明显下降 ,早上给药组较晚上给药组下降更明显 ;肝脏及睾丸脏器系数明显降低 ;早上给药组精子密度和活力较晚上给药组低 ,差异显著 ;给药 12周后 ,可见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 ,其中早上给药组较晚上给药组升高明显 ,Cr、UN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雷公藤毒性作用具有时间节律性 ;雷公藤毒性与糖皮质激素不同 ,对胸腺等免疫器官无明显影响 ;

关 键 词:给药  雷公藤 药组 长期毒性  时间节律 升高  小鼠  精子畸形率 附睾精子 密度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R289[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