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Mental Growth of Infa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书香[1] 文彩玲[1] 尚艳红[1] 李英[1] 彭方敏[1] 王宇中[2]

机构地区:[1]濮阳市妇幼保健院,457000 [2]郑州大学心理学系,450052

出  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年  份:2004

卷  号:18

期  号:12

起止页码:836-8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04_2005、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防治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围产期门诊按单、双号随机将首诊妊娠妇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实验组 2 16名孕妇进行系统心理保健 ,包括产前、产后集体心理卫生宣教、产后情绪监测、综合性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 ,对对照组 183名孕妇进行一般保健。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定期监测两组妇女的情绪问题 ,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 (DDST)监测两组儿童的智能发育 ,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2~ 3岁家长用 )评价儿童的行为发育。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 (χ2 =40 3 5~ 4 81,P均 <0 0 5~ 0 0 1)和抑郁症的患病率 (3 7% / 10 3 8% ,χ2 =7,P <0 0 1)均低 ,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儿童各年龄阶段DDST结果可疑和异常的发生率 (χ2 =6 8~ 4 6,P <0 0 5~ 0 0 1)差异显著。两组儿童 2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 ,经统计学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χ2 =16 3 ,P <0 0 1) ,儿童行为部分因子分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在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对妇女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评定和及时的综合心理治疗 ,有利于防治产后抑郁及促进儿童心理发育。

关 键 词:产后抑郁 对照组  心理干预 发生率  理发  产妇 DDST 儿童心理 家长  心理健康教育  

分 类 号:R749] R714[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