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饮水与上消化道癌症的关系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nking-water types and the risks for three kinds of Upper-GI cancers in 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穆丽娜[1] 周学富[2] 丁保国[2] 卫国荣[1] 陈传炜[1] 常军[2] 蔡琳[3] 张作风[4] 姜庆五[1] 俞顺章[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2]泰兴市卫生防疫站,江苏泰兴225400 [3]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004 [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美国洛杉矶900951772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年  份:2004

卷  号:12

期  号:6

起止页码:244-2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PROQEUST、IC、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饮水类型与上消化道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发病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病例各204、206、218例,对照415例。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结果所有饮水类型中,浅井水和河水所占比例最高,平均饮用年限最长。饮河水史与胃癌、食管癌上升的危险度有关,而饮浅井水显示与胃癌下降的危险度有关,均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将只有自来水饮用史而无河水饮用史的人群作为参照组进行比较,河水饮用在3种癌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当饮用年限大于37年时,肝癌、胃癌、食管癌调整的危险度分别上升到3.37(95%可信区间1.36~8.39),5.41(95%可信区间2.24~13.11),5.93(95%可信区间2.35~14.93)。此外,肝癌危险度随个体饮生水频率的增高而上升,剂量-效应关系显著,经常饮用肝癌危险度上升到3.4。结论河水暴露可能与当地胃癌、食管癌的高发有关,饮生水可能增高个体患肝癌的危险度,自来水则对3种癌症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关 键 词:饮水类型 胃癌 食管癌 肝癌

分 类 号:R181.3] 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