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山东近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自然和养殖群体10个微卫星基因座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GENETIC VARIATIONS AT TEN MICROSATELLITE LOCI IN NATURAL AND CULTURED STOCKS OF LEFT-EYED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IN SHANDONG COASTAL WAT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伟[1,2] 尤锋[1] 高天翔[3] 张培军[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青岛266003 [3]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出  处:《海洋与湖沼》

基  金:国家"8 6 3"项目资助 ;2 0 0 2AA6 2 916 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30 2 710 36号

年  份:2004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530-5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对山东近海牙鲆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用牙鲆于 2 0 0 3年 5月分别采自山东近海和青岛胶南养鱼场 ,各 2 0尾 ,取全血或肌肉组织 ,以酚 仿抽提方法提取基因组DNA ,利用筛选获得的 1 0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 ,反应产物经 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EB显色 ,用ImageMaster1DElite(Version3 0 1 )软件分析电泳结果 ,并计算了相应的遗传学参数。结果表明 ,在自然和养殖群体中 ,1 0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平均数 (a)分别为 6 7和 6 1 ,每个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数 (ae)分别为1 8— 6 8和 2 5— 6 7,群体平均杂合度 (H)分别为 0 81 2 0和 0 731 0 ;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和基因分化系数为 0 85 5 8、0 1 5 5 7和 0 0 5 5 8;自然群体内每个座位上的多态信息含量 (PIC)为 0 5 9— 0 84、个体识别率 (DP)为 0 5 4— 0 86、非父排除率 (PPE)为 0 41— 0 72 ,其累积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均达到 0 9999,表明所选座位属中高识别力的遗传标记 ,可以将它们应用于今后牙鲆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以及进一步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

关 键 词:牙鲆 自然和养殖群体  微卫星 遗传变异  

分 类 号:Q9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