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同森林植被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Infiltration and Water-holding of Different Forest Vegetation i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Small Watershe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霞[1] 张光灿[1] 李雪蕾[1] 邢先双[1] 赵玫[2]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系,山东泰安271018 [2]泰安市泰山管理委员会,山东泰安271000

出  处:《水土保持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1BA510B0404);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对水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山东省水利厅科技探索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共同资助

年  份:2004

卷  号:18

期  号:6

起止页码: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B、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山东省邹城市刘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对9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和土壤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森林植被都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的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明显大于单纯林,单纯林的土壤饱和贮水量和土壤稳定入渗率分别比荒草坡地高33%和142%,而混交林的分别比荒草坡地高54%和358%。②各种森林植被对土壤(非毛管)滞留贮水功能的改善程度大于对土壤(毛管)吸持贮水功能的改善,混交林的土壤(毛管)最大吸持贮水量比荒草坡地高37%,而平均土壤(非毛管)最大滞留贮水量比荒草坡地高89%。③霍顿(Horton)入渗模型和通用经验入渗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地区各种森林植被的土壤入渗过程,但菲利浦(Philip)模型对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差。

关 键 词:小流域 生态修复过程  森林植被 土壤入渗 贮水特征  

分 类 号:S1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