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福建底拖网捕捞能力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fishing capacity in bottom trawl fisheries in Fuji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方水美[1] 苏新红[1] 郑奕[2] 肖方森[3]

机构地区:[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2 [2]上海水产大学信息学院,上海200090 [3]福建闽南渔场指挥部,福建东山363401

出  处:《水产学报》

基  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资助项目(闽海渔科0107号)

年  份:2004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554-5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入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是影响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考虑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转换为"能力利用度"时,其前提条件是计算采用的因子必须一致。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在考虑计算投入因子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DEA法可获得各种投入要素下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关 键 词:数据包络分析法 作业方式 不同地区  底拖网 捕捞能力

分 类 号:S97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