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    

Alienation Translation Theory Advocated by Lu Xu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永禄[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英语系,天津300071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4

卷  号:34

期  号:6

起止页码:143-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04_2005、IC、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甚至当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的尝试时,人们也未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其实,中国翻译理论从来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辩论中发展的。最近,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鲁迅译论主要包括: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伪,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守思维定式。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一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不但有失公允,而且未能理解鲁迅所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关 键 词:鲁迅的翻译理论  异化 翻译的文化定位  解构主义

分 类 号:I21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