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三个晚期表达因子基因    

Three Late Expression Factor Genes of Orgyia ericae Single-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顾奇伟[1] 杨丽荣[1] 严兴成[1] 尚金燕[1] 高瞻[1] 张传溪[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病毒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

出  处:《中国病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03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055)

年  份:2004

卷  号:19

期  号:5

起止页码:504-5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2011_2012、普通刊

摘  要:将灰斑古毒蛾(Orgyiaericae)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OrerSNPV)基因组DNA的各EcoRI酶切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coRI-M(3.0kb)与EcoRI-P片段(2.2kb)相连处含有编码晚期表达因子(LEF-2)的开放阅读框(ORF)。同时在EcoRI-E(约10kb)片段两端分别含有lef-3和lef-11基因的部分序列。lef-2基因编码区由648bp组成,可编码21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23.7kDa。将OrerSNPVLEF-2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的27种杆状病毒的LEF-2序列比较,发现OrerSNPV与其它鳞翅目NPVLEF-2氨基酸有35%~49%同源性,其中与BusuSNPV、MaMNPV-A、HezeSNPV、HearSNPV和LdMNPV同源性最高,和GV有26%~31%同源性,与膜翅目松柏锯角叶蜂NPV的同源性为32%,与库蚊杆状病毒的同源性只有23%。根据氨基酸序列绘制的分子进化树表明28种杆状病毒lef-2基因可以分为鳞翅目NPV、GV、膜翅目NeseNPV与双翅目CulexnigripalpusBaculovirus四个分支。OrerSNPVlef-2与BusuSNPV在进化树上关系最为接近,而OrerSNPVlef-3和LdMNPV的最接近,OrerSNPVlef-11则和SeMNPV的关系最接近。

关 键 词: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ef-2  lef-3  lef-11  序列分析  分子进化

分 类 号:S47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