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绿辉石的结构水:对原岩性质和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 EI收录 SCI收录)  

Water in clinopyroxenes from eclogites of Bixiling and Huangzheng, Dabicshan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盛英明[1] 夏群科[1] 王汝成[2] 陈小明[2] 于慧敏[1] 杨晓志[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 [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2027;40033010)

年  份:2004

卷  号:20

期  号:5

起止页码:1133-1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24589100010)、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24589100010)、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观察。绿辉石中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可达~2000ppm(H_2O wt.)。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在露头尺度(-150km)上是不均一的,而黄镇绿辉石是均一的(至少在3km的尺度上)。碧溪岭绿辉石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和黄镇绿辉石水含量的均一分布都反映的是原岩特征,碧溪岭榴辉岩原岩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是“隧道式”的而黄镇是“弥散式”的碧溪岭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基性的侵入岩而黄镇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玄武岩。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1400ppm)明显低于黄镇绿辉石(~1850ppm),这是原岩水含量差异的体现,原岩性质的不同和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原岩水含量的差异。

关 键 词:结构水 红外光谱 绿辉石 榴辉岩 大别山  

分 类 号:P597.3] P588.346[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