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pool-forming in Jungga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业全[1] 王伟锋[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出  处:《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96 10 1 0 5 0 2 )

年  份:2004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对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和地层不整合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盆地内经历了裂陷盆地、碰撞前陆盆地、陆内坳陷盆地和陆内俯冲前陆盆地等 4个演化阶段。裂陷盆地控制了石炭系烃源岩 ,使其沿裂陷槽分布 ;碰撞前陆盆地将二叠系烃源岩局限于玛湖、昌吉、克拉美丽山等山前坳陷内 ;陆内坳陷期从三叠纪一直持续到古近纪末 ,盆地内泥岩和煤岩广泛分布 ;陆内俯冲前陆盆地发育在南缘西部。因而 ,古、新近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安集海呼图壁一带。烃源岩演化和油源对比表明 ,盆地内有 3次成藏期 ,分别为印支期 (T3 )、燕山期 (J3 )和喜山期(E2 ) ,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古近系 4个复合含油气系统。根据构造特征和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在盆地内可划分出西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腹部 5个油气聚集区带。准噶尔盆地的成藏模式主要有逆冲断阶不整合单向充注、压扭背斜双向充注、断隆带双向充注、披覆背斜单向充注、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斜坡带单向充注 6种类型。

关 键 词:准噶尔盆地 油气藏  成藏特征 地层不整合  前陆盆地 烃源岩 油气聚集带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