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系,福建泉州362011
年 份:2004
卷 号:23
期 号:3
起止页码:232-2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MR、ZMATH、核心刊
摘 要:对中国历史上关于仙女座流星雨的记载进行收集、整理和校勘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得出 5项结果 :(1 )比拉彗星在分裂之前曾有 5次大量抛射物质 ,而这种抛射有四个回归周期一次的规律 ,证明引力效应对比拉彗星是周期性的。(2 )抛射方向都是向前 ,所以火箭效应非常明显 ;周期不断缩短 ,但不均匀 ,平均每回归一次缩短 9天 ;轨道偏心率不变小。 (3 )彗星碎解后 ,流星尘云分布的轨道宽度 1 798年为 1千万公里、1 885年为 580万公里 ;向轨道两侧的扩散速度为每秒 0 .69米 ,为彗星分裂后二彗星体的分离速度每秒 7米的 1 /1 0倍。 (4)以H .A .牛顿对 1 885年出现的流星雨密度的统计值为基础 ,对中国记载的几次最大的流星雨的密度和总量进行估算 ,包括对古代和民间记载的流星雨数的几种模糊概念 ,如星陨如雨、不可称数、无数、众多等 ,做出最低下限的估算 ;对伴随流星雨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 ,如天空亮度足以掩星盖月、出现极光式的发光现象、大气发声和观测者的心理恐惧等所包容的流星密度和总数 ,也做出估算。 (5)解释中国历史上惟一一次记载的“月如坠地”现象。
关 键 词:仙女座流星雨 比拉彗星 历史资料
分 类 号:P185.82[天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