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硒的数量、形态与分布    

Contents,Spec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Se in Wetland Soils in Ruoergai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田应兵[1] 陈芬[2] 熊明彪[3] 宋光煜[4]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 [2]长江大学医疗保健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3]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四川成都610041 [4]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出  处:《水土保持学报》

基  金:中华人民共和国(CPR);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资助(CPR/98/G32/A/1G/99)

年  份:2004

卷  号:18

期  号:3

起止页码:66-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B、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用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4种湿地土壤(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泥炭土)中硒的含量、形态、剖面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人、畜缺硒症的防治积累科学资料。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属于低硒环境,表层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65~260μg/kg。在各种形态硒中,水溶性硒仅占土壤全硒含量的1.12%~3.08%,交换态硒占2.91%~6.03%,有机态硒占10.28%~45.63%,酸溶态硒、硫化态硒和残余态硒3种无效态硒共占60%以上。在土壤有机态硒组成中,胡敏酸结合态硒(HA-Se)占有机态硒的57.84%,富里酸结合态硒(FA-Se)占42.16%。土壤总硒和有机态硒的含量与分布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且其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不同而改变,湿地土壤丰富的有机碳有利于土壤有机态硒和总硒的积累。土壤总硒含量低、有机态硒的比例较高以及胡敏酸结合态硒占优势导致硒的生物利用率低,可能是该区域人、畜硒缺乏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若尔盖高原 湿地土壤 硒 数量  形态特征  区域分布  

分 类 号:S153.61] X1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