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石榴纹的形成过程及原始意义探讨    

Explo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and Original Significance of the Sea Pomegranate Patter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常樱[1] 魏卓[1]

机构地区:[1]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  处:《装饰》

基  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5YS020);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冀教科2014-31)

年  份:2016

期  号:4

起止页码:105-1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海石榴纹最早见于7世纪后半叶,与当时诗文中所指的"海石榴"植物并不一致。北朝入唐,墓葬门楣、佛窟佛光的中央纹样摩尼珠、"化生"逐渐被海石榴所取代。摩尼珠具有供养与护佑功能,"化生"形象祈祝往生净土,海石榴接替了其意义,并在形态上展现出唐文化的世俗性繁华。具有宗教背景的海石榴纹在宋代《营造法式》中被奉为华品第一,民间纹样则鲜有海石榴。金元以后,其早期宗教意义渐逝,装饰意味转变为民间吉祥纹样中常见的"富贵满堂"与"多子多孙"。

关 键 词:海石榴纹  摩尼珠  化生 唐代

分 类 号:J522[设计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