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唐代墓志铭创作的程式化模式及其文学意义
The Stylized Mode of the Epitaph Cre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Its Literary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B0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1038)
年 份:2015
卷 号:45
期 号:5
起止页码:3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14_2016、IC、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墓志铭作为应用性文体,通常会出现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这既是应用文体的特性所决定的,又与一般的应用文体有所不同。墓志铭由志文和铭文两部分组成,志文的程式化主要表现为行文方式的模式化、特殊类型的模板式和具体内容的雷同性;铭文的程式化主要表现为化用经典诗句、抄撮志文成句和袭用固定模板。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虽然使墓志铭形式单一,结构固定,但却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有必要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恰当的评估:唐代墓志铭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为考察他们形象的经典化和在后世的接受情况提供了全新的素材;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套语,则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创作中点化前人成句的创作模式和经典诗句的生成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关 键 词:唐代 墓志铭 程式化创作模式 文学意义
分 类 号:K877.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