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颗粒流原理的岩石类材料细观参数的试验研究  ( EI收录)  

Experimental study on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brittle materials based on particle flow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丛宇[1,2] 王在泉[3] 郑颖人[2] 冯夏庭[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 [2]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重庆400041 [3]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出  处:《岩土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98;11232024;41320104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013600)

年  份:2015

卷  号:37

期  号:6

起止页码:1031-10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280103158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材料的宏观力学特征与细观参数密切相关,基于颗粒流原理探究两者间的定量相关性,结合大理岩室内加、卸荷试验确定适用于岩石类材料(如大理岩)的细观参数,为细观分析岩石类材料卸荷破坏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平行黏结弹性模量是宏观弹性模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泊松比与黏结弹性模量间呈多项式关系。材料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调试应以颗粒黏结弹性模量与平行黏结弹性模量作为主要对象。2平行黏结切向强度均值与平行黏结法向强度均值共同作用改变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平行黏结法向强度均值与峰值应力间呈多项式关系;平行黏结切向强度均值与峰值应力间呈对数关系。3颗粒法向强度与切向强度之间的相对关系是裂纹分布多样化的本质原因:平行黏结法向(切向)强度均值与其标准差的比值在1附近时,岩样共轭破坏,比值增大或减小均会引起模型破坏面向剪切转变,同时平行黏结切向强度均值或其标准差增大会改变贯通性主破坏面的方向。4摩擦因数增加,岩样次生破坏面减少,但不会改变破坏面的方向。5大理岩室内试验的宏观力学特征表明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可以得到基本合理的细观参数。

关 键 词:颗粒流 细观参数 正交设计 拉破坏  PFC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