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扬子陆块下古生界页岩发育特征与沉积模式    

Characteristics and Depositional Model of the Lower Paleozoic Organic Rich Shale in the Yangtze Continental Bloc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政语[1] 蒋恕[2] 熊绍云[1] 梁兴[3] 王高成[3] 郭燕玲[1] 何勇[3] 饶大骞[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 [2]犹他大学能源与地球科学研究院,盐湖城ut84108 [3]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杭州310013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5ZX0506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编号:2012F-47-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项目(编号:2012B-0504)基金联合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3

期  号:1

起止页码:2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深入探讨扬子陆块下古生界页岩发育与分布特征、建立沉积模式,系统收集与整理了扬子陆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大量数据,选取贵州省三都县渣拉沟及四川省筠连县昭104井两个典型剖面与井岩芯进行了系统观察与采样,对扬子陆块范围内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岩性与沉积相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早古生代以来,扬子陆块受被动大陆边缘扩张与陆缘造山挠曲坳陷两类成盆环境影响[1-2],牛蹄塘组页岩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扩张环境,缘于上升洋流与缺氧事件复合沉积模式,富有机质页岩以扬子陆块东南缘深水陆棚—斜坡相区最为发育、厚度最大、有机碳含量最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于加里东期周缘前陆造山环境,缘于浅水陆棚—闭塞滞留海湾沉积模式,富有机质页岩以中上扬子陆块东南缘深水陆棚区最为发育、厚度最大、有机碳含量最高。

关 键 词:沉积模式  发育特征 富有机质页岩  下古生界 扬子陆块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