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异重流沉积新发现
Discovery of Hyperpycnal Flow Deposits in the Late Triassic Lacustrine 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2]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异重流沉积机制"(批准号:4137213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西部重点碎屑岩领域油气富集规律与分布预测"(编号:2011ZX05002-006)";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计划(编号:2010KYTD103)联合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3
期 号:1
起止页码:10-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水下重力流沉积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油气工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深湖相沉积中,发现一种不同于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滑塌浊积岩的重力流成因砂岩。其沉积特征为一系列向上变粗的单元(逆粒序层)和向上变细的单元(正粒序层)成对出现;每一个粒序层组合内部的泥质含量变化(高—低—高)与粒度变化一致;上部正粒序层与下部逆粒序层之间可见层内微侵蚀界面;砂岩与灰黑色纯泥岩、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互层;粉砂质泥岩层内也表现出类似的粒度变化特征。通过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认为该岩石组合形成于晚三叠世深湖背景下的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沉积。其沉积产物——hyperpycnite(异重岩?)以发育逆粒序和层内微侵蚀面而区别于其它浊积岩,逆粒序代表洪水增强期的产物,上部的正粒序层为洪水衰退期的沉积,逆粒序—正粒序的成对出现代表一次洪水异重流事件沉积旋回;层内微侵蚀面是洪峰期流速足以对同期先沉淀的逆粒序沉积层侵蚀造成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异重岩的发现,不仅为探索陆相湖盆环境下的异重流沉积提供了一个范例,而且对于深水砂体成因研究、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异重流 异重岩 重力流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