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麦秆和Si源制备絮状Si-BiVO_4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EI收录)  

Photocatalytic proterties and mechanism of Si-BiVO_4 photocatalysts synthesized by wheat straw template and Si sour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长秀[1] 王敏[1] 牛超[1] 董占军[2] 王前武[1] 郑浩岩[1]

机构地区:[1]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 [2]沈阳瑞祥风能设备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56

出  处:《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207093);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LJQ2014023)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13-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2701003487)、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以小麦秆为模板和硅源制备Si-Bi VO4光催化材料(WS-Si-Bi VO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微观结构和机理的分析。并在模拟可见光(卤素灯)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来评价WS-Si-Bi VO4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小麦秆的微观结构为弯曲褶皱的纤维絮状,以小麦秆为模板制备的系列WS-Si-Bi VO4均成功复制了小麦秆的纤维絮状,有利于增大样品的比表面积;且小麦秆中含有一定量的Si,在煅烧过程中部分Si以Si4+的形式掺杂进入Bi VO4,取代部分V5+,使得样品中氧空位增多;以小麦秆为模板制备的系列WS-Si-Bi VO4没有改变纯Bi VO4的晶型,均为单斜白钨矿型;而且晶体粒径较纯Bi VO4小,表面较为光滑,颗粒形状较为规整;可见光光照50 min时,WS-Si-Bi VO4样品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71.52%,较纯Bi VO4(35.43%)提高了36.09%,其原因主要是Bi VO4复制了小麦秆的纤维絮状、晶体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氧空位增大、带隙宽度小等。

关 键 词:小麦秸秆 硅源 BI VO4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分 类 号:O643.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