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倾角贯穿节理类岩石试件峰后变形破坏试验研究  ( EI收录)  

POST-PEAK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EXPERIMENTAL STUDY OF ROCK-LIK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 PERSISTENT JOI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树忱[1] 汪雷[1,2] 李术才[1] 韩建新[1,3]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 [2]工程兵学院三系,江苏徐州221004 [3]山东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73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9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4001)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S2

起止页码:3391-33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用微机控制高刚度伺服试验机,开展预制贯穿节理类岩石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系统研究贯穿节理类岩石试件峰后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式、峰后残余强度、峰后视泊松比等与裂隙倾角之间的关系。试验发现:(1)节理倾角为15°时,峰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完整试件的基本相同,当节理倾角为30°,40°,50°,60°时,峰后应力–应变曲线与完整试件的差别很大;(2)峰值强度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峰后的残余强度也大致上随节理倾角增大而减小;(3)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含节理试件的泊松比也随之增大,而峰值强度后破坏阶段的视泊松比则随之变小;(4)试件峰后破坏模式随节理倾角的变化而不同,在倾角为15°时为劈裂破坏,倾角为50°,60°时为剪切破坏,倾角为30°,40°时为劈裂和剪切破坏的混合模式。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含单组全贯穿节理类岩石材料的加载破坏峰后力学和变形破坏特性。

关 键 词:岩石力学 贯穿节理  峰后 节理倾角  单轴压缩

分 类 号:TU4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