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初析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of Cenozoic structural movements in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and its'relationship to the mineralization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核工业216大队,乌鲁木齐810001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411305和2001CB409808)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26
期 号:2
起止页码:457-4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61302161700)、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75734400010)、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准噶尔盆地南缘盆山结合部中新生界沉积巨厚,新生代变形强烈,是研究新盆山耦合的理想场所,也是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的远景区段。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野外观测分析基础上,根据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划分为博格达山前和西部断褶带两个构造分区,博格达山前以强烈的逆冲推覆为特征,发育多条活动的逆冲推覆断裂;乌鲁木齐以西至乌苏南的西部断褶带则发育三-四排的褶皱-逆冲断裂构造带。对采自博格达山前逆冲推覆断裂带内的方解石和断层泥,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手段,推测博格达山前的富康-吉木萨尔断裂带和北三台断裂带分别在0.7~1Ma和0.25Ma期间,经历了一期重要的逆冲推覆作用。结合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的展布规律及其成矿条件的分析,探讨了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认为西部断褶带的第一排构造带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而博格达山前由于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而相对成矿不利,为此提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优先权"的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指出了区域找矿的优选区段。
关 键 词:准噶尔盆地南缘 新生代构造 砂岩型铀矿 成矿作用
分 类 号:P619.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