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庐枞火山盆地玄武岩与流体相互作用 ( EI收录 SCI收录)
Experimental study of water-basalt interactions in Luzong volcanic basin and its ap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北京100037
基 金:财政部科学专项(140102);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07-02-03;SinoProbe-03-01-2A);国家重大专项(2008ZX05000-003-006);国土资源部项目(20010302);科技部项目(K2007-1-13;ZX08-04;2001DEA20023;2001DEA30041;2003DEA2C021)联合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26
期 号:9
起止页码:2681-26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83384100013)、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83384100013)、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庐枞火山盆地的玄武岩大量喷发过程和随后的浅成岩浆活动都伴随大规模流体活动,并引发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活动和蚀变岩带,具有十分清晰的分带性。内带是深色蚀变和外面是浅色蚀变。以庐枞火山盆地的玄武岩为对象,进行高温高压水岩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实验,对于理解火山岩石的水热蚀变和空间的分带性,认识金属来源有很大意义。实验条件是20~400℃和23MPa范围,使用流动反应器进行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多数温度条件下,岩石里的各种金属元素有不同的溶解速率。在<300℃时,各种金属元素,Na,Ca,Mg,Al等容易溶解。而在温度>300℃时,硅容易溶解。在等于300℃时,硅有最大反应速率。溶解反应动力学过程在300℃发生转变,恰好与火山岩石的深色蚀变和外面的浅色蚀变的分界温度一致。大于300℃时的反应的产物与小于300℃时的反应的产物不同。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火山岩石的蚀变和矿石成因。同时,火山岩石的水热蚀变还可以导致含金属流体的出现,可以说明水-岩相互作用导致金属来源。这些实验对于解释火山盆地的深部的地球物理探测的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关 键 词:水岩相互作用 高温高压 反应动力学实验 蚀变分带 玄武岩
分 类 号:P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