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中和的形成及其发展为中庸的过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祖基[1]

机构地区:[1]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  份:1995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78-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CSSCI、CSSCI1998、NSSD、RDFYBKZL(收录号:518592)、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本文从文化角度,探究了中和二观念的历史渊源。认为,中由射箭中的认识派生,应为狩猎经济见长的部族观念,它是夷殷所形成。和,来源于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阴阳调和,它是姬周这个农业部落的观念。中和:观念的结合,首于周人克商而后的殷周之间的融合,是落后的周族向先进的商族学习的结果,形成了执中以致和的政治原则。以后,现身于殷裔的孔子,在文化倾向上的从周,又将以执人已之中的仁与以和为贵的礼相统一,促进了殷周二族的文化融合,推动了中和间中庸的发展。中庸作为道的形成,是儒道互补的产物,把中和为特点的中庸加以哲学化,借助于老子道家的执一思想,终于使之形成为不变之道。

关 键 词:中庸之道 理论特点  宗法伦理 孔子  哲学范畴 部落联盟 《左传》  专制君主  周民族  克己复礼为仁  

分 类 号:B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