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
年 份:1984
卷 号:3
期 号:4
起止页码:316-3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MR、NSSD、PUBMED、RWSKHX、ZMATH、普通刊
摘 要:我国古代使用过多种以生铁炼钢的方法,计有铸铁脱碳成钢法、炒钢法、百炼成钢法、灌钢法、坩埚炼钢法等。古代多用百炼成钢法制造名刀宝剑。古代文献中,"百炼"一词始见于东汉末年。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曹操命有司制作五把"百辟"宝刀,"百辟"又称"百炼利器"。其子曹植写有《宝刀赋》:"炽火炎炉,融铁挺英,乌获奋椎,欧冶是营。"这些诗句对炼制宝刀的场面作了生动的描述。三国时期,孙权有一把宝刀名叫"百炼"。《晋书》记载着一种名叫"大夏龙雀"的"百炼钢刀",此刀被誉为"名冠神都"、"威服九区"的利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形象地描述了他认为是百炼钢的生产过程。他说:"予……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
关 键 词:百炼钢 夹杂物 中国古代 我国古代 金相组织 三国时期 铭文 东汉时期 图版 硅酸盐夹杂
分 类 号:N0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