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石毓智[1]

机构地区:[1]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430074

出  处:《汉语学习》

年  份:1993

期  号:4

起止页码:1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CSSCI、CSSCI1998、RWSKHX、核心刊

摘  要:“差点儿”、“几乎”、“险些”等修饰动词时,其后的“没”或“不”有时有否定含义,有时候没有否定的含义。后一种就是汉语中最为典型的羡余否定现象。例如: ①A a.差点儿没闹笑话=差点儿闹笑话 b.差点儿没答错=差点儿答错 c.差点儿没摔倒=差点儿摔倒 d.差点儿没翻车=差点儿翻车 B a.差点儿没见着≠差点儿就见着了 b.差点儿答不上来≠差点儿答上来 c.差点儿没买到≠差点儿买到了 d.差点儿没考上甲班≠差点儿考上甲班 ②A a.几乎没摔倒=几乎摔倒 b.船几乎没翻了底=船几乎翻了底 B a.事情几乎没办成≠事情几乎办成了 b.几乎没考上甲班≠几乎考上甲班 ③ a.险些没把他撞倒=险些把他撞倒 b.事情险些没办成≠事情险些办成了 朱德熙(1980)给上述现象总结出了两条规律:(一)凡是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二)

关 键 词:“差点儿”  “没”  羡余 否定句式 述语 补语  上甲 否定现象  笑话  述补结构

分 类 号:H19[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