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刑事诉讼法学的新视野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红冰[1] 李新建[2] 陈卫东[3] 龙宗智[4] 柯葛壮[5] 吉达珠[6] 徐纯科[7] 徐友军[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2]中国政法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4]西南政法学院 [5]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6]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7]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出  处:《中外法学》

年  份:1990

卷  号:2

期  号:6

起止页码:52-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CSSCI、CSSCI199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亚里士多德偏爱形式。他认为形式是最高者,是实效性。他曾比喻说,一块岩石,经过艺术加工就会成为艺术品——内容还是石头,而形式是使石头成为艺术品的实效性。将形式奉为最高者是一种偏爱,而看到形式是内容的实效性,则使形式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形式不是内容的奴仆,而是一个自由人,尽管相对性的规律使形式和内容永远难解难分地联接在一起。形式的实效性是内容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桥梁,那是跨越梦幻与现实的界限的桥梁。人们一般只认识到,没有这座桥梁,内容只能是幽灵,无论它多么美丽,都不能成为现实中的公正与正义之剑,而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座桥梁的样式和风格,决定着内容与现实之间交流的实际性质和具体内涵。

关 键 词: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法学 实效性  诉讼法律关系 刑诉法学  诉讼形式 诉讼文化 打击犯罪  刑事程序 国家刑罚权

分 类 号:D9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