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音义相生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如龙[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  份:1997

卷  号:19

期  号:3

起止页码:112-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1998、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67906)、RWSKHX、普通刊

摘  要:本文探讨汉语早期的语词滋生扩展的主要规律——音义相生律,即因音生义和因义生音。因音生义包括近音通转滋生同义词(近义词)和同音假借滋生虚义词。因义生音包括辨义异读和声调别义。这些现象前人都曾研究过,但并未提到语言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文中对于这些现象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这是解决语音结构的有限单位和语义滋生的无限需求的矛盾的有效办法,也是先秦两汉汉语发展的主要事实。文中还以闽方言为例说明音义相生是造成现代方音差异的重要原因。最后,文章还指出,从音义偶然约定到音义相生到语素合成及虚化语法,可以视为人类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关 键 词:语音 语义 衍生  通转  假借 异读 破音字  

分 类 号:H11[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