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学史不该缺漏的一章——论20世纪旧体诗词创作的历史地位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建平[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中文系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  份:1997

卷  号:19

期  号:3

起止页码:91-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1998、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文学史家们认为,“五·四”以后的文学史是新文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当今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均忽略了旧体诗词的创作。这种对旧体诗词的偏见形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并为作家和政治家所强化。然而,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旧体诗词的形成与汉字的特质密切相关,千百年的历史又使它对中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五·四”文学革命后,旧体诗词虽然被新诗挤到诗坛的边缘而失去了正统的地位,但它仍然顽强地发展着。它有一支可与新诗相抗衡的诗人队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贯穿在20世纪的始终,并呈现出起伏的发展态势。它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的成就也不逊色于现代新诗。旧体诗词虽然是一股支流,但它具有与作为主流的新诗并驾齐驱,一同发展的历史地位。

关 键 词:20世纪  旧体诗词 创作潮流  历史地位

分 类 号:I207.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