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产生原因和理论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晋毅[1] 孙永庆[2] 潘桂英[3]

机构地区:[1]河南洛阳工学院中国语文教研室 [2]河南洛阳工学院工商学院 [3]河南洛阳工学院德育教研室

出  处:《语文研究》

年  份:1997

期  号:1

起止页码:47-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SSCI、CSSCI1998、RDFYBKZL(收录号:67818)、核心刊

摘  要:洛阳市50年代以来形成的方言区、混合区、普通话区三大城区并立的现象,是中国现代工业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形态的缩影。本文在长期实地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产生背景和具体过程,揭示了新兴工业区产生(或不产生)普通话形态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释东方计划经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语言扩散特点和规律的“跳跃说”和“语言岛屿”理论,分析了洛阳市的五种语言岛屿现象。提出了“跳跃说”和“语言岛屿”理论的六个基本定理。

关 键 词:普通话  洛阳市  语言形态 涧西区  产生原因  语言文化 河南方言 社会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外省人

分 类 号:H17[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