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LAND USE STRUCTURE AND IT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凯[1] 周志翔[1] 杨玉萍[1,2]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3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1301;2006BAD03A0710);长江三峡库区(秭归)森林生态定位站联合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19

期  号:S1

起止页码:13-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10_2011、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按照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分类系统,将WESTDC_Land_Cover_Products2.0数据集重分类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等6类,借助GIS平台研究了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点及其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和草地,三者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而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所占比例较小。各省市之间土地利用结构差异较大,与一定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并形成了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不同的4个大的区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属性值相似的省市在长江流域全局空间内聚集分布、空间邻接,呈极显著的全局空间正自相关。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分布特征的空间正自相关极显著,水域分布特征的空间正自相关显著,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重心、格局、空间自相关构成及回归机制不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为高高(H-H)聚集或低低(L-L)聚集,高值为低值所包围或低值为高值所包围的空间孤立点(Spatial Outlier)不显著。研究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和区域特征。

关 键 词:土地利用/覆盖  土地利用结构 空间自相关 长江流域

分 类 号:F30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