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唐代家庭结构初探——兼论中国封建家庭结构变动规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承恩[1]

机构地区:[1]上海市委宣传部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

年  份:1986

期  号:2

起止页码:92-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普通刊

摘  要: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和组织模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同一历史时期,社会上也会并存着几种不同的家庭结构。封建社会里,存在着人口少,构成简单,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的个体家庭;存在着上及父母一代的个体家庭,或称扩展的个体家庭;还存在着包括若干对已婚兄弟同财共居的复合家庭。复合家庭中一部分累世同居,超过三、四代,甚至多达十几代,有人把它称为家庭公社。社会上的家庭或聚或散,或分或合。一些家庭采取这样的结构模式,另一些家庭采取那样的结构模式。这里是否有规律可循?学术界有人提出:“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上,家族穷则合,富则分,可以说是一条规律。”从社会经济关系入手去探寻家庭结构的变动规律,这种研究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要说“穷则合,富则分”是一条家庭结构变动规律,笔者却不敢苟同。本文拟以唐代家庭为考察对象,对中国封建家庭结构的变动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关 键 词:个体家庭  复合家庭  封建社会 历史时期 家庭公社  家庭人口 家庭结构 户等 唐代社会 变动规律  

分 类 号:C55[社会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