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    

A STUDY ON URBAN SYSTEM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IN JIANGSU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传武[1,2] 张小林[1] 吴威[3]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2]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安徽六安237012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40801052)、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9sk272)和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皖西学院)联合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19

期  号:1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10_2011、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开放条件下,"全球-地方"作用深刻影响着区域城镇体系,沿江发达地区表现尤其典型。基于分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2006年为时空断面,对江苏沿江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服从Zipf定律,首位城市南京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垄断性相对较强,但并非处于绝对垄断地位;(2)空间关联维数显示,沿江地区城镇体系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镇间联系紧密;(3)根据分维数和无标度区分析,三大城市群中,宁镇扬城市群分形发育最好,苏锡常次之,通泰城市群分形发育最差;(4)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州的城镇集聚程度较高,分形发育较为成熟;南通、泰州、无锡和常州的集聚程度均较低,分形结构不佳。扬州在区域城镇体系中分形发育最为完善,中心性最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空间格局至今没有变化。

关 键 词:分形理论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江苏沿江

分 类 号:F2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