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散养模式下猪只个体标识及溯源体系的建立  ( EI收录)  

Identification of swine individuals and construction of traceability system under free-range pig-rearing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熊本海[1] 傅润亭[2] 林兆辉[2] 罗清尧[1] 杨亮[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2]天津市畜牧兽医局天津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210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863高技术计划(2006AA10Z266);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06FZZDNC01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02A16)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98-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91912077084)、FSTA、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猪肉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满足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猪肉食品的公共安全,论文采用标识技术、PDA移动智能识读技术、GPRS技术和Internet等技术,结合中国"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提出了猪只散养模式下养殖过程信息的采集技术方案,设计了散养模式下养殖过程信息的元数据结构及相应的mobile数据表,开发了猪只移动养殖环节数据采集记录与传输的嵌入式系统,与面向政府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的公共网络平台实现了移动互联。所开发的移动系统能够实现猪只耳标的移动识别、包括饲料、兽药使用和违禁药品监测等各种事件的移动记录,及时向溯源数据库移动系统提交出栏猪只的养殖数据,同样可远程维护散养猪只的养殖档案数据,最终实现散养模式下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跟踪和溯源。该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了中国养猪业主体模式——农户散养模式下猪只养殖电子档案建立的难题,并经在天津猪肉质量溯源体系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是可行的,个别技术瓶颈随通讯技术的发展将得到解决,其全面实施将为保证中国农户养殖模式下生猪及其产品溯源体系与制度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 键 词:散养 移动装置  农产品 猪  养殖档案 溯源  

分 类 号:F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