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年 份:2008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117-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北宋仁宗嘉祐元年,战功卓著、声名垣赫的一代名将狄青在枢密使任上被贬离汴京,数月之后在陈州含冤而死。在这一悲剧的酝酿及演变过程中,北宋另一名臣欧阳修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以种种诬枉不实之辞三次上疏宋仁宗,对狄青被贬乃至身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一代名臣无端构陷一代名将,实乃宋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匪夷所思的奇特现象。导致这一奇特现象出现的主因是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文臣群体的"恐武症"及由此而形成的棱心价值观念。考察北宋专制制度的运作方式可以发现,狄青之死固然令人痛惜,积极制造狄青悲剧的欧阳修实际上也是另一类悲剧角色。宋代最高统治集团对武将无孔不入的高度防范与伺察,文官集团对武将群体的极度鄙薄与蔑视,注定了狄青之类的杰出将领无论如何也难以摆脱悲剧的命运。这种畸型的文武关系不仅成为绞杀名将的刑场和产生庸才的温床,也使得两宋王朝在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穷于应付的地位。
关 键 词:欧阳修 狄青 宋代 文臣 武将
分 类 号:K244[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