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CCLG-2008方案治疗标中危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期随访结果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刘晓明 张丽 王书春 张家源 刘芳 蔡小矜 戚本泉 常丽贤 竺晓凡 邹尧 王慧君 陈晓娟 阮敏 陈玉梅 杨文钰 郭晔 刘天峰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 天津,300020

会议文献: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140522

会议地点:广州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版日期:20140522

语  种:中文

摘  要:目的:评价根据骨髓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调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危险度分组的意义. 方法:前瞻性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采用CCLG-2008方案系统治疗的初诊标、中危ALL患儿共285例,无需涉及MRD调整危险度分组已定义为高危组的初诊ALL患儿不在本研究范围.本组根据初诊时间分组,Ⅰ组: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初诊患儿,共126例,该组患儿均按CCLG-2008方案设定的危险度分组进行划分及治疗,且未根据骨髓MRD水平调整危险度分组及治疗方案。 结果:本组患儿男179例(62.8%),女106例(37.2%),年龄5.3(0.5-14)岁。B细胞型268例(94.0%).T细胞型17例(6.0%),CNSI状态232例(81.4%),CNS2状态48例(16.8%),CNS3状态5例(1.8%)。Ⅰ组标危78例(61.9%),中危48例(38.1%);Ⅱ组调整前标危109例(68.6%),中危50例(31.4%),调整后标、中、高危比例分别为:53.5%(85/159),39.6%(63/159)和6.9%(11/59)。 结论:应用MRD调整危险度分组没有增加患儿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但有利于降低患儿的复发率及死亡率,提高OS,EFS及DFS。

关 键 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治疗  危险度 骨髓微小残留病  感染控制  

分 类 号:R733.71] R730.5[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