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脾统血'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吴晓勇 陈广雷 王云龙 毕莲 陈蕾蕾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会议文献: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

会议日期:20160707

会议地点:内蒙古通辽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日期:20160707

语  种:中文

摘  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血小板过度破坏及生成不足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中无ITP的病名,根据其出血的临床特征,当属中医的'葡萄疫'、'斑病'、'肌衄'、'紫癜风'、'发斑'等范畴.按中医理论分析,与'脾不统血'密切相关,'脾不统血'且在慢性ITP的发病及临床表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健脾益气法治疗本病可使患者获益.因此,为进一步认识'脾不统血'在ITP发病中作用,笔者基于'脾统血'理论浅析从脾论治ITP的临证思路,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傅汝林等认为脾气充足是脾统血的生理基础,脾胃虚弱是脾不统血的病理实质,脾虚失其统摄之职是ITP的病机关键,益气健脾摄血是ITP的重要治法。慢性ITP基于脾气虚不能摄血的的关键病机,治以健脾益气摄血,从实验研究到临床实践均提示从脾论治ITP在改善临床出血症状及调节免疫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而中医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实施个体化治疗可使ITP患者获益,体现中医药从脾论治ITP具有一定优势及应用前景。

关 键 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统血理论  健脾益气摄血法  疗效评价

分 类 号:R558.2] R2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