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基因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探讨血府逐瘀汤干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药效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曹舒清 张钰婧 焦博恒 贾天琪 胡培婷

作者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2]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3]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4]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会议文献:Abstract Book of the 14th 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Precision Nutrition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

会议日期:20230914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出版日期:20230914

语  种:中文

摘  要:目的:团队以往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作为代表性的传统理血方剂,对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有良好治疗效果。胰腺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蔽、预后差等特点,虽其对肝癌等有治疗作用,但对胰腺癌是否具有药效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干预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其精准医学防治及日常饮食辅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R语言并联合TCMSP、HERB、GEO、STRING、HPA、GEPIA、UALCAN、TIMER、Pubchem多个数据库资源,首先获取血府逐瘀汤的活性药物成分和作用靶点,对胰腺癌芯片GSE62452、GSE28735和GSE16515进行差异分析,获得血府逐瘀汤干预胰腺癌的药物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富集分析;从TCGA数据库下载胰腺癌患者临床信息和RNA测序数据,使用LASSO算法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筛选预后相关基因标志物并进行差异表达验证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最后再基于预后基因进行反向活性成分映射,利用Autodock To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筛选核心靶点的强结合活性药物成分。结果:共获得138个血府逐瘀汤干预胰腺癌的药物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与代谢途径和癌症通路,通过LASSO回归聚焦后获得MET、TOP2A、AKR1B10和KIF11四个核心分子靶点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表达矩阵与免疫组化初步验证发现其均在PAAD中高水平表达(P<0.05),免疫浸润发现4个核心靶点均与B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经过反向映射,共获得4个核心分子靶点对应的包含在血府逐瘀汤11味药物组分中的51种关键活性成分,其中MET对应5种活性成分,TOP2A对应成分39种活性成分,AKR1B10对应10种活性成分,KIF11则仅对应1种活性成分洋川芎醌,木犀草素、槲皮素、洋川芎醌和gibberellin-17这4种活性成分均对应多个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蛋白作为大分子受体,活性成分作为小分子配体进行55次分子对接筛选

关 键 词:胰腺癌 血府逐瘀汤 黄酮类化合物 代谢途径 生物信息学  

分 类 号:R273[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