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基 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项目编号YY-012
会议文献: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期:20150812
会议地点:中国甘肃兰州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
出版日期:20150900
学会名称: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目的: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是日本血吸虫病慢性期后常见的体征,对此目前尚无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脾脏免疫细胞功能改变是导致脾脏肿大的关键因素。吡喹酮作为经典的抗血吸虫药物,过去人们主要关注其杀血吸虫作用;脾脏巨噬细胞作为介导脾脏炎症和脾功能亢进病理过程的重要细胞亚群,吡喹酮是否能影响其数量和功能进而缓解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尚未见详细研究报道。本研究从脾脏巨噬细胞入手,观察血吸虫感染及吡喹酮治疗前后脾脏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情况,以期揭示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感染后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的作用和机制。材料与方法:我们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12周小鼠模型,分别采用吡喹酮3天化疗、持续4周化疗及相同疗程甲氟喹对照等干预,观察吡喹酮对脾脏肿大的治疗效果;采用流式分析治疗前后脾脏F4/80+CD11b+巨噬细胞数量变化,及F4/80+CD11b+CD16/32+和F4/80+CD11b+CD206+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感染血吸虫16周小鼠经吡喹酮持续4周化疗后,肿大的脾脏明显缩小,因炎症损伤而破坏的脾脏组织结构得以明显改善。并且,吡喹酮持续4周化疗显著下调感染血吸虫16周鼠脾脏的巨噬细胞数量,对其分泌炎性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吡喹酮持续4周化疗使感染血吸虫16周鼠脾脏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下调。而甲氟喹治疗对照组无相应作用。结论及意义: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伤。本研究发现,血吸虫感染慢性期小鼠肿大的脾脏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脾脏呈现以M1型巨噬细胞为主炎性应答状态。吡喹酮持续4周化疗具有恢复脾脏肿大、改善脾脏组织结构和下调M1型巨噬细胞比例作用,且效果比吡喹酮3天杀虫治疗组显著。本研究为血吸虫病防治中拓展吡喹酮的使用提供了依据。鉴于多种病因
关 键 词:血吸虫病 脾脏肿大 巨噬细胞 吡喹酮
分 类 号:R53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