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 [2]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200901)
会议文献: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231101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出版日期:20231101
语 种:中文
摘 要:【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单产的提高。遗传改良培育重大新品种是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发掘控制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基因并进行育种利用,可显著提高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对小麦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为揭示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发掘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进行高产优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利用5Z(轮选987/京冬8号)/中麦175为亲本创制的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QTL作图软件对该RIL群体各株系的基因型数据进行遗传连锁分析作图;并结合该群体2年2点的表型鉴定数据,确定该RIL群体中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组区段,找到可以在多个环境条件下均能较强表达的QTL;预测候选基因为拓展小麦育种遗传基础和选育高产广适多抗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支撑。【结果与分析】在RIL群体中,除亩穗数和千粒重呈双峰分布,其他株高、穗长、穗粒数、籽粒产量性状都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各产量相关性状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方差分析表明,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受环境、基因型及其二者互作的显著影响,穗长和千粒重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基于已构建的小麦遗传连锁图谱,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78个QTL位点,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对所有性状进行QTL簇收集,发现了共有13个QTL富集区,这些位点控制一个或多个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出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效应。【结论】该RIL群体共检测到13个QTL富集区,其中4B和5A染色体由于QTL的集中分布而更具有研究价值。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为揭示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发掘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进行高产优质�
关 键 词:小麦 产量性状 QTL定位143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