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2]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院
会议文献:第十二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230421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出版日期:20230500
学会名称:天津体育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
语 种:中文
摘 要:背景:运动倦怠是降低运动兴趣,影响竞赛成绩以及缩短运动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因封校等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停训、停赛。目的:为探究在此背景下是否会造成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倦怠的产生或加重,并为学校、教练员以及运动员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黑龙江早日建成体育强省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牡丹江师范学院具有体育专项的大学生发放《运动员运动疲劳问卷》,运用Excel、SPSS26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走访调查、观察与访谈,对不同性别、训练年限、年级的运动员运动倦怠三个维度(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低和运动负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共调查有效人数118人。经整理与分析得到:本校学生运动员总体运动倦怠处于较低水平(倦怠总得分为2.014/5),男女运动员间运动倦怠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间运动倦怠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运动员间运动倦怠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年级越高运动倦怠程度越重)。造成运动员运动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训练因素、运动损伤和情境因素。建议:高校应关注运动员运动倦怠的产生,完善校内医疗机制,提高训练环境。教练员应提高执教水平,发挥运动员优势,因材施教,疫情期间应采取合适的训练方法,避免由于停训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衰退。大学生运动员应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正确看待成绩,多与家人、教练员和同学沟通。
关 键 词:运动倦怠 大学生运动员 高校 心理疲劳 身体疲劳
分 类 号:G804.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