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会议文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第十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会议日期:20201219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出版日期:20201200
学会名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语 种:中文
摘 要:学生欺凌被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表明国家和社会防治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决心。从学理层面梳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力机制,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前提。国内外研究从个体、群体、家校系统以及社会结构—文化四大视角探索校园欺凌发生、发展、升级、变化及其终止的过程和原因。个体视角探究个体特质、认知偏差、同理心缺乏和道德推脱等校园欺凌的内在动因机制。群体视角关注不同的欺凌参与角色,阐释群体与个体的权力不均衡状态及复杂的朋辈关系交织下校园欺凌的群体动力机制。家校系统视角强调了家庭、学校等子系统对校园欺凌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社会结构—文化视角主张从社会结构不良、功能失调、控制缺失或现代社会的风险等结构因素和不平等的社会规范、文化观念等宏观层面解释校园欺凌的社会动力机制。这些理论研究揭示了欺凌问题发生与发展的内外机制,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提供了实践方向。
关 键 词:校园欺凌 个体特征 群体互动 家校系统 社会结构—文化
分 类 号:G474[教育学类] D9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