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
会议文献: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会议日期:20091017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出版日期:20091017
学会名称:中国地理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和风险评估理论,在分别评价致灾因子危险性(年降水距平百分比)、承灾体的脆弱性(土地利用类型分级)以及抗旱救灾能力(GDP等级)的基础上,构建了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承灾体和研究对象,以1KM网格作为评价单元,使用1951-2005年93个气象站点数据、J50(北京幅)土地利用数据、J50(北京幅)网格化的GDP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评价模型:旱灾风险=危险性×脆弱性×抗旱救灾能力,进行图层叠加与风险分析,最终编制了J50(北京幅)旱灾风险水平等级图。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J50(北京幅)的旱灾风险呈现片状分布,并且细碎性比较明显。(2)旱灾风险大多数处于中等以上的干旱风险区,高风险区占总面积的17.67%,而较高风险区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达52.81%。旱灾致灾因子对于旱灾风险的贡献率较大。参考旱灾恢复性即抗旱投入的指标后,GDP等级越高,旱灾风险随之降低。(3)由于本文的旱灾承灾体选定为土地利用类型,使得旱灾风险的分布呈现细碎斑块状。耕地这一土地利用类型受旱灾的影响最大,导致旱灾风险评价结果的规律也呈现出耕地区域的风险也处于高和较高风险等级。中等风险区占总面积的42.24%,草地和林地区域基本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另外,沿海地区也处于中风险区。而城乡建设用地的风险也占到34.00%,在图中呈斑块状辐射分布。最低风险区域的水域仅占总面积的0.79%。本文可为旱灾风险区划以及旱灾高风险区的减灾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旱灾风险图 综合风险 土地利用 J50(北京幅)
分 类 号:X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