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化学学院
会议文献: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
会议日期:20140612
会议地点:中国山西太原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出版日期:20140600
学会名称:中国化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硫醇是生物体中许多蛋白质和小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的抗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内p H值在生理及病理过程如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酶活性、细胞生长和凋亡、离子运输和稳态调节、钙含量调节、细胞内吞作用、趋化作用、细胞粘附和肿瘤生长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体自发产生的H2S气体被视为一种气体传递质,在一系列生理活动中起到诸多积极作用如血管舒张、抗氧化剂和镇静剂等;SO2是一种存在于空气中的有毒污染物,对人体许多器官是有害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心脏血管系统也会自发产生SO2,SO2能够作为一种气体传递质在调节血压及重塑血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用荧光探针定量检测生物体系中硫醇浓度、p H值以及H2S、SO2的浓度在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红光-近红外探针(600-900 nm)由于其对生物组织的穿透性,与发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的探针相比较,降低了被测试生物试样的光损伤,减少了背景的干扰以及避免了生物试样自发荧光对测试的影响等众多优点而倍受关注.因此,吸收与发射波长、发光性能、光与化学稳定性、化学选择性与灵敏性、检测的实时可逆性以及生物兼容性等成为评价生物荧光探针性能的主要指标。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光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强、红光-近红外光发射、全水溶、实时可逆、高选择性和灵敏性、低毒性并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稠杂环类荧光探针;借助于量化计算及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解释荧光探针的光学性质及检测机理,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红外荧光 稠杂环
分 类 号:O6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